花大钱只买了个噱头?智慧园区落地需要这8招
我年前参加了一次关于智慧园区的线下讨论会。会上众多园区高管、系统建设方纷纷发言,畅谈自己对智慧园区的理解。渐渐地,参与者分成了两派,一为「保守派」:认为很多园区还没解决基本的招商引资、空置率高等问题,智慧改造为时尚早;一为「激进派」:认为要实现智慧园区,对高新科技、各种物联设备投入就必不可少,两派旗帜鲜明、各持己见,气氛虽热烈而友好,然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这次讨论让我印象深刻:都是行业中人,对所谓「智慧园区」的理解却千差万别。后来又和不同规模的园区运营方、服务提供方、系统集成方,以及互联网跨界的业内人士交流多次,也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智慧园区的一套理解。
这套理解用一句废话来总结就是:能落地的才是好的。
本文主要阐释的内容是怎样理性看待智慧园区、有哪些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,中间穿插必要的图片和案例,希望大家能在智慧园区的建设过程中,少交学费,不花冤枉钱。
文章分为三个部分:5个痛点、3个实施阶段、5个注意事项。
01
这五个痛点
让园区需要智慧化
园区的智慧建设、智能化升级,是一盘很大的生意。不完全统计,去年国内对智慧园区的年投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,新启动项目接近400个。为了招商和政府基金,各式各样的产城、创意园区、科技园区、物流仓储园等打着「智慧」旗号层出不穷,鱼龙混杂,实则可能仅仅是装了几个摄像头,门口放一块大屏,上了一套OA系统,噱头满满但肚腩空空,名不符实。
要想真正落地智慧园区建设,就需要结合园区实际情况,打造一个适合自身、适合园区内企业和人群的智慧体系。首先要对园区情况进行一个盘点,进行「痛点识别」。
1.管理难。
效率低下、粗放易错、运营成本高。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,而且容易出错。例如最简单的租金账单,园区管理人员月初找到每个入驻企业的合同,根据合同打印出纸质账单,再一家一家送达仍然是主流的管理模式。遇上迟交产生的滞纳金,每月水电费用的变动,不仅有大量重复性劳动,人工计算出错也很难避免。
再比如,由于企业间办公时间有差异,园区或联合办公的公共空间灯光、空调等存在很多隐形能源浪费。我之前算过一笔账,如果采用智能节能设备,一个2、3000平的联合办公空间,每个月可以省下高达4000块人民币。
客观上,很多习惯了产销模式的地产商转型做园区运营,缺乏相应的经验。创业企业的增多也会带来租期缩短、面积分割、变动频繁等问题,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就会滋生混乱。
2.关系弱。
企业和园区之间仅仅是「租客」和「房东」的弱联系。中国的园区经济只有二、三十年的历史,大家还习惯于业主-租客的二元关系。这种关系很单纯,容易让资产持有方陷入「躺着赚钱」的假象中。如今互联网已如此发达,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被各式各样的创新服务所围绕抢占,为了获取流量互联网企业已然是挖空心思不择手段。而天然有流量聚集效应的园区,却多年来小心翼翼地和企业保持着柏拉图式的关系,实在是很「逆势」。
究其原因,一是缺乏互联网运营思维,二是缺乏有效的触达手段。运营本身是脏活累活,很多园区管理方没有动力去做。而本身「租赁」的单一关系也限制了园区运营的场景和频次,从而导致没有触达,没有触达就没有转化,企业和企业员工们每天在园区待8个小时,轻轻地来悄悄地走,巨大的金矿只是路边的风景。
3.盈利手段单一。
园区收入局限于租金、物业费、水电煤。由于园区和企业之间的弱关系,导致园区收入只能居于「业主-租客」的单一场景。要想「开源」,挖掘增量价值,必须创造新的场景。
要创造新的场景,园区运营方就要突破「地主收租」思维,认识到园区本质上是「人」的聚集,即人群。而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职能和诉求,新的场景必须围绕“人群”的活动,用技术手段全面感知不同人群的需求,形成智慧的泛在信息源,实现泛在信息之间的无缝连接,并引导它们协同联动,从而精准化地提供服务,构建能够内生发展的园区小型生态。
4.数据没有沉淀。
基本是临时性、单维度数据,无法有效挖掘分析。所有的智能化都基于数字化,这基本上是「智慧」的门槛。传统口口相传,经验至上的管理办法如果不进行数字沉淀,是没有办法做到标准化管理的,更别说分析决策了。而同时,数据不进行有效管理和储存,其留存、安全、信息传递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。
5.缺乏金融属性。
资产难以估值,融资手段单一。地产的增量红利结束了,以往3、5年能回本的高周转模式难以为继。自持运营是个重模式,又逢经济下行期,资产价格涨幅趋缓,对现金流形成了极大的压力。如何使资产增值,如何周转变现,是摆在每个资方面前的老大难问题。
国外有REITs、CMBS等很成熟的资产证券化模式,我们受限于土地产权和税收等问题,虽然市场呼声很高,但实际进程缓慢。从近几年新派、中信等仅有的几单来看,不仅要求苛刻,实施成本也是非常高的。
而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资产进行估值。除了资产本身,对未来租赁运营的收入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资产估值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和计算分析,现行办法只能是专业机构进行评测。试想如果所有经营信息能够无阻交换,全面实现数字化运营,甚至是资产数据上链(区块链),那资产价值本身就是透明实时的,评估成本趋近于零。
02
一口吃不成胖子
三大阶段分步走
智慧园区建设是个很大的工程,如果不抓大放小单点突破,就会费时费力抓瞎失焦,只有清楚自身的痛点,才能有针对性的建设。而建设本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,应该分阶段来。园区智慧化发展,我认为包含了下面三个阶段:信息化、互联化和生态化。
第一步,信息化。
大家可能觉得信息化是个上世纪老掉牙的命题。然而就我接触到的众多园区来看,很多连信息化的门都还没摸到。并非简单上个OA系统就是信息化,数据结构化、流程标准化、业务在线化、沟通移动化,让信息在各个组织和场景之间有序流动,都应涵盖在信息化的范畴里。
所以信息化是第一阶段,是「智慧」的基础,是骨架和肌肉。
信息化本质上就是对数据的处理,而所有的数据处理,包括吹得很玄乎的很多所谓「大数据」,都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个步骤:数据采集-数据结构化建模-数据展现,也就是俗称的「数据挖掘」。对应到智慧园区上,核心解决方案就是:
1.数据采集:采用信息管理系统、IoT、一卡通、园区服务、C端应用、爬虫等入口和技术手段全面采集内外信息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数据应是一体化的,至少是打通的,可以在不同系统中互相关联的;
2.数据结构化建模:使用建构在统一数据平台上的专业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结构化、分类、计算、关联建模、聚类等处理,从而进行分析、决策和预测。这是数据处理中最重要的一步,必须有专业的技术手段和行业经验。
3.数据展现:在不同场景下、根据不同人群、权限展现不同数据。对于园区来说,除了常规终端外,大屏、甚至AR、VR等新技术实现的展现手段,逐渐成为实时监控、安全防范、园区风貌传达、政府参观展现等的重要手段。
4.安全也是信息化绕不开的一个命题。它有两层含义:技术层面的安全和工程层面的安全。技术层面话题很大,这里不作赘述,单说工程层面。
工程层面的信息安全,与园区的智慧规划、实施落地和后期管理都有关系,尤其是当选择一些第三方开发商或产品时,识别他们的产品架构和商业模式就很重要。园区以及入驻企业的数据是园区的核心资产,谁都不希望外流。但现在很多第三方系统提供商挂羊头卖狗肉,表面低价提供系统,背后打着数据的算盘以撮合平台为商业模式,选择须谨慎。
第二步,互联化。
当有了骨架和肌肉,要盘活机体,需要血液和神经系统,这就是智慧园区建设的第二个阶段,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串联起各个角色,在不同的场景下提供不同的服务。
现代的园区,特别是一些头部园区,伴随着产业集群生长和综合配套完善,园区运营从单一产业集聚区慢慢向城镇社区化经营转变,在第一阶段信息化建设基础上,强化与园区产业的互动是一个必然趋势。
1.首先是面向政府。「智慧城市」建设是「十三五」国家规划的一个重点,而智慧产业园区又是重中之重。其中政府管委会关心的产业格局、纳税提升、人才建设、生产安全、舆情监测等,是园区管理的必要因素。这些建设能够帮助政府大大降低管理成本,提高管理效率,反过来更容易获得当地管委会的引导和支持。
2.其次加强和企业之间的链接。互联网最重要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,当信息在不同角色间自由流动时,就能产生需求的匹配,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点,使产业链更加牢固和灵活。而园区的聚集效应本身就解决了「距离」的问题,「信息」和「距离」都被解决,服务就能做到点到点,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都会得到提升。
3.企业里个人的诉求也不可忽视。比如我们和钉钉合作打造的一个智慧园区解决方案,可以把阿里的资源一揽子整合进来,菜鸟物流驿站,饿了么无人货架,天猫小店等,除了工作以外,生活中的诉求也能最大限度地被满足。
第三步,生态化。
前面两个阶段,解决的基本还是园区自上而下的管理和服务问题,当园区的城镇社区化运营属性越来越强,关联产业开始聚集时,就需要谋求内生发展,园区需要打造一个平台,对内是一个合作协同的生态闭环,对外有开放统一的接口和品牌输出,即能引导资源的有效流动,又能促进产业规模效应,聚集人才和知识,进而提升供应链效率。
园区作为平台方,不再是单向地控制和输出,而是要借助技术手段搭建基础在线平台,通过规则引导企业产出优质的内容和服务,激活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,挖掘更多产业链上的需求,从而有针对性配套服务并引导资源有效配置。这样的园区是能够进行「思考」和自我迭代进化的,就好像大脑,是第三阶段。
以上三个阶段并非完全独立,事实上他们互相关联互相影响,在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往往又互有重叠。但其中信息化仍然是基础,原因前面也说过,没有数据沉淀一切都无从谈起。
03
逐个击破
五大注意事项很关键
计算机算法中有一个著名的「分治法」思想,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、相互独立的「元问题」来解决。一个大型的系统建设也应该遵循这个思路,把问题拆解成独立因子,逐个突破,最终获得系统性的质变。
前面讲了很多大的概念,再谈谈几个小点。
1.准确定位
无论是不是「智慧园区」,园区本身的定位很重要。规模大一些的园区一定是和城市化管理相融合的,要遵循城市化管理的规划和方向,肩负着聚集核心产业,打造产业路径的重任。从园区自身来说,也需要树立品牌形象,创造差异化竞争力。因此在建设智慧园区的最初,就应该把这个问题想清楚。哪些是原动力,哪些是可有可无。
2.规划前置
除了后期改造的项目,很多智慧化软硬件需要在早期园区基建时就考虑进去。例如园区动线对监控摄像头有要求,物业构造对网络、路由的影响,门面是否有大屏的位置,门禁、停车也需要尽早规划以免更换成本高等。建设过程中如果有专业软件管理预算和成本,也会避免无畏的浪费。
3.招商关联
传统的CRM软件对客户管理的支持已经比较成熟,但「房间单元」这样一个特殊的产品,具有非标和唯一的属性,客户需要明确知道自己的意向房源详情。因此将二者关联起来就是一个行业需求。例「1号楼·资管云」的房源一键分享功能,园区可以快速创建营销页,关联实时房源,将其通过微信、钉钉等分享到目标客户或经纪手中。将互联网裂变思维浓缩到这样一个简单易用的小功能上。
4.运营差异化
园区的运营和大部分互联网运营存在较大差异。一个原因是园区关联角色众多,运营需要照顾到各方多样化的需求。相应地,智慧园区的系统建设也要面向对象,面向场景,不仅要通过组织架构、权限、流程化将核心数据隔离、流程合规化,也要兼顾用户体验,使各方角色在一个场景下的应用形成闭环。
5.小钱试错
为什么通篇在强调落地,因为智慧园区的建设是很花钱的。而且当定位、规划或第三方供应商的选择存在问题时,纠错的成本也是相当高昂。因此,如果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试错阶段的话,不妨选择一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。
园区正在经历从传统到新兴、从单一到综合、从租赁到服务、从分散到融合的转变过程,其中技术必定发挥着重要推手作用。作为一个坚定不移的「技术派」,我相信无论大小与否,智慧园区一定是未来趋势,也是每个园区要从现在就开始考虑的问题。但同样,揠苗助长过犹不及,智慧建设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逐步推进,每一步都踩实了才走得稳,才能避免智慧园区成为噱头。
园区头条
- 租房办公要带劲…06-14
- 一个养品牌孵化基地,站在18园肩上…06-06
- 飞地园区升级的四种模式…07-15
- 政府招商的3个前提5个新思维…07-15
- 如何在北京招商大丰收?且看藏宝…07-15
- 解密北京产业外迁2大策略6大路线…07-05
- 解密北京产业外迁2大策略6大路线…07-05
- 南京15位区委书记挂帅,3年能创4.5…07-05
- 2019上海城市最新规划!园区运营商…05-06